春风和煦,药香氤氲。在徐州医科大学的药学试验田里,一袋袋丹参、黄芩的种子被郑重地交到学生手中,一场跨越课堂的劳动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近日,徐州医科大学启动了第三期“药田种植训练计划”,以“理论+实践+劳动”三维育人体系为纽带,让药学生在躬耕中读懂生命的重量,在汗水中淬炼医者的初心。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药学院党委副书记黄飞回顾了学院前两期“药田种植训练计划”的丰硕成果——从播种、管护到采收、加工,学生全程参与,打造了校园中医药文化节的亮丽名片。在新一期授种仪式上,接过药材种子的新一代学子,也在“草木寄情长”的仪式中,触摸到中医药文化的温度。
生药教研室主任张春平俯身示范的身影,成为田间最生动的教案。张春平为师生讲授了不同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技术,从整地深度、播种间距到覆土厚度逐一示范。现场的师生按照规范开展开沟理墒作业,在试验田中实施播种工序。学生们手中的药铲在阳光下划出弧线,将“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的中医药人职业操守,深深镌刻进翻新的土壤里。
试验田里,23级临药3班的龚芸看着刚刚种下药种的土壤,感慨道:“从中药种子到制式香包,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培育药材,更让我对‘药者仁心’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远处,24级药学3班的王菲与同组伙伴正仔细测量墒距,她表示:“通过亲身实践,我体会到了农耕的艰辛,明白了劳动的价值以及作为未来医药工作者肩负的责任。”
这片“责任田”不仅是实践课堂,更构建起了“专业认知-生产实践-价值塑造”的育人闭环。学校创新推行“一田一组”的分组包干模式,让学生在春种秋收中见证药材转化为香囊、制剂的全链条,为培养未来中医药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e0f23ce4b0eff95f0e7393
【初审:尹家乐;复审:黄飞;终审:韩爱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