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聚焦前沿,向“新”而行——我院举办“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 李桃春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浏览次数:

5月15日下午,我院在教学主楼808会议室举办“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主题是“类器官的发展与应用”。中国药科大学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建国、创芯国际华东地区业务总监梁绪杰、销售总监张健、技术总监陈泽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刘慧、血液科实验室主任陈翀、我院印晓星教授、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所马波教授、基础医学院闫居明教授及师生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我院副院长周雪妍教授主持。

首先,周雪妍介绍了会议背景并感谢各位专家莅临。她表示: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类器官正在成为许多生物医学研究中主流的细胞培养工具之一。未来,这种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聚焦前沿科技创新不仅顺应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引领着我们不断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动能的脉搏。

研讨会上,陈泽新博士、闫居明教授分别做了“基于类器官的新药研发与精准医疗”、“Meroterpenoid-like compound IM502 specifically convert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from a pro to anti-tumor phenotype”学术研讨报告。

马波教授分享了当前国内外类器官研发的进展,她指出:类器官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不容置疑,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交流,校、企、医三方积极寻找合作的契合点和切入点,将类器官研究平台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共同推动类器官研究战略布局式发展。

孙建国研究员分享了中国药科大学与创芯国际合作建立类器官平台的经验,他表示:我校具有深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优越的临床资源支撑,各方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类器官在药物发现与筛选、个体化精准用药、免疫治疗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积极探索合作模式。后续,三方将就类器官的的构建、传代、药敏检测等具体技术问题开展专项研讨。

印晓星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与传统2D细胞培养模式相比,3D培养的类器官能更好地用于模拟器官组织的发生过程及生理病理状态,在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诊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能。希望校、医、企三方与会人员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共同努力将类器官在临床药物研发和个体化精准用药等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

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海内外类器官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进展及相关应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有效促进了基础、临床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推动新技术在医药领域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初审:尹家乐;复审:周雪妍;终审:韩爱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