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把握医药行业人才需求新动向,今年暑期,药学院师生组成专题调研实践团,以“就业引航·赋能未来”为主题,赴连云港医药产业基地及省内外多家医药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开展2025年暑期行业就业调研,并完成《药学院本科生三年就业情况全景调研报告》。本次调研创新提出“三图联动”机制,着力破解药学人才“供需错配”问题,为学院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一、深入行业一线,绘制“就业现状地图”
调研团队依托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库,与正大天晴、恒瑞医药等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深度对接。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团队全面核实毕业生就业流向、薪酬待遇及人岗匹配度等核心数据,深入解析区域人才流动特征。数据显示,我院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就业比例达57.66%,为地方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调研同时反映出若干就业结构性矛盾,如三甲医院对学历要求不断提高、本科生进入研发岗位难度增大、苏南与苏北薪资差距明显等现实问题,为下一步就业指导与服务提供清晰目标。
二、对接企业需求,勾勒“行业需求地图”
面对医药产业快速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新要求,团队重点聚焦行业对“人才新画像”的需求。通过对十余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的深度访谈,系统梳理了创新药物研发、智能制造、临床监察等关键岗位的能力模型。结果发现,伴随AI制药、绿色合成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数字化素养、跨学科整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急需熟悉GMP/GSP规范、实验技能扎实的应用型人才。这份“需求地图”为学院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明确依据。
三、解析政策红利,描绘“政策资源地图”
为助力毕业生融入地方发展,团队全面收集梳理江苏省内多地人社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精准解读医药类人才引进的安家补贴、科研资助等专项条款,并编制《江苏省药学人才就业政策指南》,支持毕业生扎根区域、实现共赢发展。
此次暑期调研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调研期间,学院与正大天晴、恒瑞医药等企业就在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系统总结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特征、就业分布状况及现存问题,提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多项对策,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数字能力培育、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等,为药学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创新提供科学指引。
此次调研也是学院积极应对就业市场变革、服务学生发展的重要实践。我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持续为医药健康行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药学力量。
【初审:尹家乐;复审:黄飞;终审:韩爱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