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药学院与徐州诺航生物技术研究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双方围绕“核素多肽探针筛选及体内评价平台”建设展开深度协作,共同攻克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副局长张源,金龙湖街道副主任刘艳、赵承镇,诺航生物总经理马雷及研发团队代表,药学院院长周雪妍及教师代表参与。药学院党委副书记黄飞主持签约仪式。
聚焦关键技术,破解产业化难题
细胞治疗药物(如CAR-T疗法)的体内动态监测与疗效评价是国际公认的技术瓶颈。此次合作依托药学院在核素探针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结合诺航生物的人源化动物模型平台,联合构建“核素探针示踪、Q-PCR定量及临床转化”三大技术体系,开发高灵敏度探针试剂,实现对活细胞药物在体内扩增、归巢与代谢过程的实时追踪。项目计划三年内推出3-5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级核素示踪剂,并建立国内首个细胞药物临床评价中心,为CAR-T药物研发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周雪妍表示,此次合作是学院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重要实践。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有望突破我国细胞药物“有研无药”的产业化困局,推动个体化精准治疗技术走向临床。
政产学研协同,打造创新生态圈
徐州经开区经发局副局长张源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此次合作。他表示,“多肽联合核素探针”技术的落地,将加速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完善升级,为经开区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提供核心驱动力。政府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推动校企合作成果高效转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诺航生物总经理马雷表示,企业将充分发挥临床转化优势,与药学院共同探索干细胞、CAR-NK等前沿领域,力争在活细胞药物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深化合作领域,引领精准医疗发展
此次签约不仅是校企协同创新的典范,更标志着我校在细胞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双方将联合申报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推动核素示踪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缩短细胞药物研发周期。同时,合作将延伸至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助力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初审:尹家乐;复审:周雪妍;终审:韩爱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