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团讯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团委 - 团讯速递 - 正文

我院开展“助力乡村中药防风种植,促进乡村振兴好‘风’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 袁子桐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3日
浏览次数:

如何紧抓“中药振兴+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让中医药与乡村“零距离”,让中药方剂成为乡村百姓解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新良方”,成为徐州贾汪实现农民富裕、乡村振兴正在努力思索的新问题。前期调研发现,徐州市贾汪区目前中药种植约为150亩,种植规模宜于开展精细耕作,尤其在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等方面独具优势,而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是中药种植选种、育种难题。

为响应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结合专业特色、依托学科优势,7月上旬,徐州医科大学“乘风而上”实践团来到徐州市贾汪区和沛县开展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从种源筛选、良种培育两个方面破解中药精准选育难题,将脱贫攻坚与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绿色生态发展相结合,运用科学技术破解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最迫切的种源问题,让农民种好中药材,为乡村振兴开出“脱贫方”。

科技突围,赋能中药选育“新发展”

团队在技术上持续攻关,独创了全国首个“谱-效”关系中药优质种苗系统选育技术,通过UPLC、GC-MS等多谱系测定,得到具有化学成分特征的指纹图谱,从药效成分含量角度评价中药材种苗质量,代替传统的性状和理化鉴别方法,实现飞跃式创新。

“我们的寒暑假基本都是在实验室、田间度过的,虽然十分辛苦,但是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团队收集到了来自全国不同产区的53种中药,总计1.4万余幅指纹数据图像,构建了全国首个基于‘谱-效’关系的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实现图谱智能化处理、种苗数化选育,使选种更精准、更高效,并获得科技部查新认证。”团队成员王娴斌自豪地说,“我们还自研了‘一液多效’的定制化培养基,为优质种苗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获得农科院等权威机构认可。”基于两大技术突破,团队现已实现防风、红花等5种中药的抗性和有效成分含量的提升,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种苗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夯实了基础。

实地调研,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乘风而上”实践团首先来到贾汪区大李庄村和龙门村种植基地,通过走访药农、问卷调查得知,中药种植基地对当地村民就业有重要作用。本地药农王淑芬说:“这边的中药种植基地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今能让我们‘吃好、穿好’。”这些证明当地乡村发展中药种植成功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特色发展道路。

贾汪区为徐州煤矿塌陷区,土壤营养结构单一,中药材存在药效不好、产量不佳等问题。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土壤采样检测,后续将结合检测结果,运用“谱-效”关系筛选技术,为当地种植基地匹配适宜种植的广布苗,在中药种植试验田进行防风试种。

宣传推广,把握产业振兴“新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团队成员通过采访和查阅文献详细了解当地药农种植难点、中药收益情况、有效成分对价格影响等。基于市场调研结果,团队在实践走访过程中发放宣传册推广中药种植基于“谱-效”关系的分子杂交选育技术,为当地种植中草药再添新方案,在合作社和个体药农处获得积极反响。

科普培训,激发人才振兴“新动能”

“乘风而上”实践团以基于“谱-效”关系的分子杂交选育技术为桥梁,帮助解决当地农民人才流失。团队举办中药品种选育知识科普宣讲会,面对面宣讲、示范、传播筛选中药优质种苗性状的相关方法,针对药农自留种种源退化及病虫害等种植问题,提供“一对一”解决方案,有效助长药农中药种植知识。团队同时开展公共卫生宣传讲座,科普中药防风助力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等科学常识,提高村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乘风而上”实践团队成功探索了防风种植产业的巨大潜力,从调研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此后更加精细化、体系化地推广基于“谱-效”关系的分子杂交选育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团队将助推当地防风种植产业长远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利用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用科技创新赋能中药产业,裕农惠民助力乡村振兴!”这群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并自觉将个人的事业和团队的未来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彰显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新时代青年担当。